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突破必然带来石油勘探的突破。
围绕十二五的预期目标,新疆石油石化产业也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到2015年,原油产量由2010年的2558万吨增长至3300万吨,增长率达29%。据悉,自治区已先后批准石河子、库尔勒、鄯善、库车、克拉玛依、米东等17个园区为自治区级石化、化工园区,其中,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区和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增加值由231亿元增至1799元,增长了6.8倍。实现利润从65亿元增至684亿元,增长了9.5倍。目前,按照现代化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发展石油石化下游精细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的要求,这些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环评等都已基本完成。目前,新疆已形成以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等为中心的石油炼制和加工基地,克拉玛依、塔里木油田成为西部地区产量千万吨级以上的大油气田。在南疆,则是利用中石油的大力支持,在库车、库尔勒依托园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
今年1-8月,自治区经济运行指标显示,虽然地方工业增加值首超石油石化产业占到总数的52%,但石油石化产业对自治区总体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大。从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新疆石油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由495亿元增至3535亿元,增长了6.1倍美元如此,欧元如此,如果人民币能在石油进出口领域分一杯羹,也将是如此。
叶檀:如果光是出口用人民币的话,那这一部分具有象征意义,说明政府的一个态度,因为我们的出口量是有,相对来说还是会小一点。而据第三方机构卓创资讯分析,以元取代美元的情况如果存在,更有可能存在于出口而非进口领域。用美元出口你的原油,一个是说面影响小,再一个人民币结算还是比较有难度。但是它恰恰是石油出口,咱们中国55.2%的石油是靠进口的,出口是微不足道,非常量少的。
这条消息之所以广为转载,原因不言而喻。财经评论员叶檀举例说,和硬通货石油挨边儿的货币,一个比一个坚挺。
卓创资讯石油分析师朱春凯表示,出口、进口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石油进出口结算的人民币时代,来临了吗?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国石化求证,得到的消息是,目前,中石化的石油进口和出口,仍然都以美元结算。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有多家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已开始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石油进出口的结算。人民币有望在石油出口结算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中国之声就此向权威部门求证,在石油进出口领域,是否发生了传说中结算方式的转变?美元时代是否已经被人民币取代?一篇用词惊悚的外媒专栏文章成为人民币成为石油交易结算货币的唯一信源。
但现在进口如果还是用美元的话,相当于一个美元跟人民币之间的双向过程,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是有好处的。朱春凯:在进出口这一块,不光是石油能源行业,所有的贸易当中全球大部分还是用美元结算的,美元是第一货币。我国石油出口用人民币结算有助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石油的人民币结算问题上,与其将进口和出口比喻成左右腿,不如称进口是手、出口是指甲。能源与货币依存关系明显而在朱春凯看来,能源与货币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相互的:货币因为能源走强,而能源也一定会选择信用高的货币。
文中形容这一事件是美元自诞生之日起,最重要的一天。新的石油货币主宰者、美元失去力量等炫目标题随即在网上广为传播。
以前在中东主要是使用美元,后来有一部分用了欧元,欧元的地位就起来了,它的使用范围就特别广,比较坚挺。说的不好听一点,虽然同样是一张纸,谁的信誉更高的话,结算起来那就用谁的,就储存谁的这种货币,在交易中用谁的信誉就不会贬值,风险性就非常小
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中美两国的政府官员、业界领袖、科研机构以及贸易公司的上百名代表。此外,还有贝克休斯、哈利贝克、美国顶峰电力集团、Devon和CDM史密斯公司的代表。【中国能源网讯】9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美国能源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第12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举行。贝克休斯中国部副总钱翔发表了题为多项完井技术的使用和科研设备的创新的演讲。本届论坛专注于非传统油气开发的技术和实践、天然气传输基础设施、管理和监管和天然气商业化等论题,同时对中美两国页岩气资源的评估以及两国在不同体制下开采、生产、运输和消费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美国方面,美国能源部的多位助理部长和商务部官员参加了论坛,主持论坛的是美国能源部负责油气项目的副助理部长克里斯多夫史密斯,美国商务部的莫林史密斯也在论坛中发表了关于美国在发展商业与政策法规制定的冲突和协调的演讲。
目前,中国页岩气工业的发展正属初期崛起阶段。在论坛会议上,各方人士就过去一年中在页岩气工业发展方面的新成就、新进展、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张玉清副局长表示,中美之间需要加强政策层的对话,增加相互信任,扩大共识,继续加强在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业界人士对美国页岩气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销售所带来的成功经验最为关注。
美国顶峰电力总裁艾里克莱德曼关于二氧化碳捕获技术与提高采收率的演讲引起中国参会者的兴趣。哈利伯顿公司全球事务顾问大卫亨尔斯介绍了钻井完井优化/智能井筒的使用技术。
美国的参会代表多为本届论坛的赞助商,包括康菲石油、HESS、艾克森美孚、GE、雪伏龙和远东石油等。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张玉清,中国驻美大使馆官员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煤的高层管理人士和技术人员。延长石油的总地质师王香增也介绍了延长在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艾克森美孚全球德布柯鲁克谈到了天然气分销和管理,并叙述了中国在发展页岩气工业、制定新法规、保证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等问题。
在论坛开始的第一天,中方代表们参观了康菲鹰堡页岩气现场的三个区块,这无疑是本次交流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活动期间,来自中石化胜利石油的杨勇副院长介绍了胜利油田采取强化采油技术采用化学驱油和热能技术以提高开采率。
申能集团经理姚珉芳就上海天然气气源汇集格局变化和利用、天然气使用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外,中船、延长、新奥、中融、申能和兆泰公司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专家刘佳对中国天然气资源,包括常规和非常规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气等的开发和前景做了完整的描述,获得了在场专家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发言人涉及的讲题涉及了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生产、管理、运输和销售的各个方面
美国、挪威、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海洋石油工程的勘探、设计和施工能力非常强大,在世界各近海海域成功铺设了各种类型的海底管道。走向深水是海洋石油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钻井水深已超过3000米,海底管道铺设水深已达到2150米,油田作业水深已达到1853米,这对油气管道建设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围绕管道工程材料的应用,开展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搞好特殊环境管道工程材料和主要管道元件的研究,健全材料标准体系,加强工程材料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十分重要。如X100管线钢管的热加工工艺、热处理特性及其焊接接头的热加工特性,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于原油管线、成品油管线等输送液体的管线,可以根据不起裂准则确定夏比冲击值。X100管线钢管的开发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快,建设规模和水平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墨西哥湾、北海、里海等海域油气资源的开发,海洋管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铺管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铺管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